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3/4页)
成,火锅点单少则十几道多则几十道都可能,就是记忆力再好也架不住啊,还不利于后厨配菜上菜,还是得有配合着下单的菜单。 贾赦就让贾义用纸质较硬的桑皮纸印刷出一批菜单来,参考现代的火锅菜单,汤底居首,蘸料次之,食材分类居中,酒水最后,每一项后边写上价格,画上小框方便勾选。得益于这个时代的活字印刷术已经相当完善,贾赦这项要求才能顺利实现。 有了菜单,还有个问题是拿什么点单,古代又没什么铅笔圆珠笔啥的,拿个毛笔来点单还要配着墨汁,极其不方便,一个不小心再弄撒了,黑漆漆的一团影响心情。思来想去贾赦想到了炭笔,其他实现不了,炭笔就简单了。 让贾义找人用粗细均匀的柳条烧制出炭条,这玩意儿就点个单,消耗不大,烧一批能用好久。单是炭条不好携带使用,贾赦又发散思维想了个招,找些做首饰的能工巧匠,给炭笔做个外套,一端粗一端细,炭条插到细的一端,粗的那段正好做个笔帽。 至于为啥找做首饰的工匠,当然是首饰是个精细活儿,这个笔套虽说是个小物件,但在一切纯靠手工的古代,估计也就做首饰的能琢磨出这个笔套了,找个打铁的先不说能不能做出来,就是做出来估计也是辣眼睛,术业有专攻不是,精细活儿就得找那些做惯了的人。 又是洋洋洒洒一大通,贾义一边感慨自家老爷脑袋里怎么装着那么多奇思妙想,一边用心记下这些想法和要求,还在思考着哪个活计交给哪个人最稳妥合适,可谓是一心几用。而贾忠呢,一边看着自家主子侃侃而谈,一边感慨着死后有脸见老国公和老夫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