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4章 缅甸之战-中 (第6/7页)
行船的。 而更靠东怒江,因为要在掸邦高原上再多流淌几百里,所以北段落差其实不大,可以用于云南到缅北的航运。但继续往南,等到要冲出掸邦高原时,才会面临落差湍急问题,被瀑布阻断河道。 这样的地理特征,导致了怒江只有上中游可以通航,而中游和下游之间,有天堑绝地阻隔。相反因陀罗婆陀河则是中下游之间可以通航,中游和上游之间有天堑阻隔。 这两条河,没有任何一条可以做到“全程从云南航行直达印度洋”,除非是后世水利工程牛逼了,直接造水电站和升降船闸来克服瀑布和大落差险滩。在升降式船闸出现前,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要从云南到印度洋,必须在两条江之间切换,前一段走怒江,后一段切到因陀罗婆陀河上,而对明军来说,最凶险的就是两江切换时那段翻越掸邦群山的陆路。 在这个位置,有一座相对低矮一些的山脉,叫做皎山,翻越皎山就可以杀入因陀罗婆陀河谷平原,但哪怕这段路只有一百多里,也是大明完胜缅甸的最大障碍。 哪怕到了后世20世纪,抗战的时候远征军入缅作战,也是在这条翻越皎山之路的西侧出口处,被日军在密支那痛击,损失惨重——这段惨状,在后世电影《一九四二》里,常凯申请李培基吃早饭那段戏里,也有表现。 莽白赌的,就是“除了沟通两江的皎山峡谷,其他地方都能让,只要李定国敢弃水运而翻皎山,他就有把握把李定国弄死在高山密林之中。不打死也至少让李定国被热带病瘟疫弄死!” 更何况,今年明军还是没等冬季就提前动手了,李定国刚入境时还是八月底,现在连番厮杀之后,也才刚刚十月初,并不是一年中最干旱凉快的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