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拉拢关宁军 (第3/6页)
的。 原先那帮败类,出了户部就巴不得先砍你两三成,最后能到一半就不错了。要不是咱也吃空饷,实际上没那么多人要养,还有就是关内能自己屯点田,否则早特么饿死了。” 张国柱见沈树人投缘,又仗义疏财,便不跟他见外,连吃空饷这种公开的秘密,都随口说了出来。 当然,这种随口闲聊的事儿,本来就空口无凭,也不怕被抓把柄,只要别透露具体数据就好。 沈树人一听,立刻就懂了,心说自己和父亲这趟差办得实在是太良心了。 原先那些狗官居然这么贪!军粮还要反复盘剥!难怪大明要完。 心里这么想,他嘴上说的却是:“诶,我家世居苏州,对北方九边军中辛苦不甚了然。不过咱也知道一个道理: 江南能安享太平,全靠九边将士顶住了鞑子。否则就算我们有万贯家财,也守不住呐。” 张国柱一听,大为感慨:“兄弟!你是个明白人!这大明朝的文官,但凡有一两成有你这么明白,也到不了今天这地步! 可惜了,你这样体恤边军的做不了大官,只是个八品。要是咱这种老粗说了算,咱巴不得你进户部。” “诶,慎言,可不敢当。” 一番拉扯之后,沈树人很快跟一群军官建立起人脉,他们粗略验收过粮草后,都觉得沈树人太仗义了,纷纷把他的善举上报。 …… 不到半天工夫,不光吴三桂知道了,甚至连驻扎在宁远的辽东巡抚丘民仰都知道了。 明朝的巡抚大多是从二品,但部分辖区只有几个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