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 (第2/6页)
“陛下锐意进取,自是正理。不过臣以为,吏部的举措,也是老成持重之法。此事毕竟事涉数十万漕民、百万两国帑。对涉事官员循序渐进地奖励,也是应该的。 我大明幅员辽阔,各地民风、地理都有不同。户部小范围试点能复现,不代表推行全国也能如此。一项政策在江左是善政,到了民风彪悍之地,说不定就打了折扣。 陛下如果只是想拔擢幽隐、勉励才智擅算之士为国尽忠。何不让各地先行尝试,待实效反馈之后,若是果然高效,再给相关人等后续加赏。” 朱由检一听,倒确实是这个道理。 这个事儿功劳可以很大,但还没全面验证。那完全可以把赏赐和升迁拆分开来。 目前只是苏松两府相关工作卓异,就已经给沈林升了正七品。将来推广到整个江南,如果都受益,那就再升一级好了。 一件大功劳升两级,也算皇恩浩荡了。 而且这番话也提醒了他:这种革新,牵扯太多,目前第一阶段可能只是报喜不报忧,后续说不定会有弊端暴露出来。 想明白之后,朱由检便拍板:“既如此,蒋卿你立刻安排各地推广试用,有情况及时上奏。” 蒋德璟连忙谢恩退下,也松了口气。 他作为户部侍郎,是知道户部和漕运总督之间的矛盾的。沈树人这些试探,显然是沈家漕运改革的一步投石问路。 如今这策略还没推广全国,朱大典的反击也还不明显。但一旦强推,反弹必然出现。 自己夹在中间,可不能因为皇帝临时脑子一热,就听风是雨。得等朱家反击完、皇帝给出最终盖棺定论,他才好往上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