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 (第6/8页)

导致人心惶惶’的问题。

    杨阁老却是没办法,六省剿贼军务都压在他身上。他唯恐再生出新的贼情,所以宁枉勿纵,能多拉一个军阀交出人质,就尽量多拉。

    你生病之后的第六天,郑鸿逵就赶到咱府上探查虚实,因为他们也收到了国子监的邀请函,怀疑这只是幌子——他们还真没怀疑错。

    如今大明海运,南有郑家,北有沈家。两家一起邀请,郑家便不易警觉。但我沈家忠于大明,也从不佣兵,所以你去南京,并不会被视为人质。真正的人质,只有郑森一人。当然,未来可能还有其他降将子弟。”

    沈树人听到这儿,已经彻底明白杨嗣昌的局了。

    说白了,拿《让子弹飞》来类比一下,杨嗣昌就是利用了沈家和郑家齐名、编个借口诱骗,拿沈家当“黄四郎”来打掩护,拿郑家当“城南两大家族”。

    江湖惯例,“黄四郎出多少,城南两大家族也必须出多少。出得多、赚得多”。

    事成之后,沈家的人质如数奉还,朝廷分郑家那点人质。

    可惜,杨嗣昌计谋算得老辣,郑芝龙也不是吃素的。凭着天生的多疑和警觉,他依然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而沈家的拖延,也有一定的责任——杨嗣昌本想利用信息不对称、打个时间差,趁郑家还不知道熊文灿要倒台,就先把郑森骗上路、生米煮成熟饭。

    但沈树人的病,白白把这几天信息差浪费掉了。

    如果沈家不补救,就可能被杨阁老穿小鞋。

    如果补救得漂亮,到时候再汇报一下其中的曲折、完成得比预期更漂亮,就能收获阁老的一个大人情。

    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