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9章 大明版府兵制 (第1/5页)
朱慈炯挠挠头说:“父皇,这样的话倒是跟隋唐时的府兵制有些相似,入则为民,出则为兵,还需自备军械以及干粮。” “跟府兵制还真是有些像。”崇祯点点头,又说道:“不过我们大明朝不会那么抠,军械和粮草还是要给民兵准备好的。” 发端于西魏时期,完善于隋朝,至唐朝达到极致的府兵制,是崇祯最喜欢的兵制。 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隋唐时期的府兵也算是能打的,至少远胜宋朝的募兵以及明朝的卫所军,比秦汉时期的义务兵制也要先进。 说白了,府兵制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定一批职业军户。 这些职业军户不用承担沉重的徭役、杂役,甚至不用缴税,专事打仗。 国家供给这些职业军户比较好的生活条件,遇到要打仗时,这些职业军户就每家每户派出一名府兵,自己携带军械、马匹甚至于干粮,替朝廷去打仗。 而且打仗是义务性质的,没有饷银或禄米,但是打了胜仗能有赏赐,另外就是从战场上缴获的财货也能分润一部分。 这就跟游牧政权的打草谷有些相似。 这样的府兵,因为属于半脱产性质,拥有充足的训练时间,军事素养都会比较高,而且由于家境较殷实,配得起粮良的甲胃以及兵器,所以战斗力大多很强悍,这点从隋军以及唐军的战场表现就能看得出来。 所以崇祯很想重建并改进府兵制。 “可是府兵制也有缺陷哪。”朱慈烺说道。 “府兵制是与均田制相辅相成的,唐朝到了玄宗时,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也就跟着崩溃,对外征战只能征召募兵。” “到了宋朝之后就一直是募兵制。” “但是募兵制的缺陷就是士卒战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