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8章 新华电子厂 (第3/4页)
多平方米,这在一个小县城里绝对是龙头企业了。 当时县政府方面,不惜花费重金,引入各路顶尖人才,大力打造支柱产业,自我创新,研发高科技。 只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极为残酷。 八十年代那会儿,国内的科技研发一直都是最落后的,国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 可以想象,一个电子厂想要突破,做出成就有多困难。 新华电子厂80年建厂,一直到90年整整十年的时间,还是没有突出贡献,人才换了一茬又一茬,不仅如此,还耗尽了所有人的热情,以及政府的海量资金。 具体是多少钱没有人清楚,可根据坊间传言,十年时间里最少也消耗了国家资金一个亿! 一个亿是什么概念? 足够把永南县这样的小县城,全面建设彻底提升一个档次。 然而这些资金全都打水漂了。 再后来,政府方面觉得不能这么任由新华电子厂这只吸血虫吸血下去,开始转型。 自主研发不成,那就转型成为代工厂,就是接收一些政府订单,或者是电子厂自己去外出寻找一些订单。 一开始,依靠政府方面争取的订单,新华电子厂总算是开始盈利,自给自足,不再当一只吸血虫。 但仅仅也就两三年的时间,随着国家方面的政策改变,时代翻滚,私营企业异军突起,承包制兴起。 新华电子厂紧跟潮流,也就被承包出去了,成为了一家私营企业。 既然是私营企业,国家方面就不会照顾,一个企业的盈利全靠老板的能量。 接受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