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节 下水 (第3/5页)
免太茶几了。 除了这场争论之外,多数人不知道李梅还特意找过执委会,希望将该船命名为“妇女合作社”号――代价是合作社负责提供三年该船水手的伙食费用。她还进一步的献计献策,说以后船只的命名都可以采用投标的方式来进行,让当地的商人也来投标命名权,投中的可以命名一年船名。 这个提议让执委会啼笑皆非,陈海阳开玩笑的说: “那海军还不乱套了,隔一年就换个名字,谁还闹得清楚?” “没关系,舷号不变不就是,111号永远是111号,政府部门就用舷号登记,名字不过是个马甲,随便换。”李梅的思路果然不是拍脑袋的,连细节都想好了,不愧是商场老手。 最后执委会选定了镇海,很平凡的传统名,主要是对应“伏波”,这两艘船虽然一中一西,结构也大相同,但是在运用定位上是差不多的:有限的武装,兼顾运输。 接着由一个陶瓷花瓶飞向船首,丢花瓶的是李梅,她的竞价舰名计划被否决之后,软磨硬泡的把砸瓶子的事情承揽到手了,当然是出了一部分赞助的――所有参加典礼的人员的伙食就是妇女合作社名下的资产,东门市最豪华的酒楼“半边天”提供的――妇女合作社和半边天的横幅差点没拉到观礼台上。连对妇女合作社的一切作为都十分、异常赞赏的杜雯女士也看不下去了――这种资本主义的腐朽商业习惯怎么能用到这样庄重的场合上。 随着花瓶砸得粉碎,文德嗣下达进水命令,在进水主任李迪的哨笛指挥下,工人们立刻砍断了最后一条系绳。博铺海岸炮台鸣放礼炮,接着一条机动快艇担任拖船,小心翼翼的将船徐徐拖出船坞。整个下水典礼礼成。 新下水的镇海号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