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六节 贸易的讨论(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节 贸易的讨论(二) (第4/5页)

。肥皂再便宜,能和树上摘下来不要钱的皂角比?”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穷’字了!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消费习惯并非无缘无故。”王洛宾说,“于鄂水说的这些资料,时间、体力、舒适、便利这些都是‘免费’的,只要能节约哪怕一个铜板,就可以尽情挥霍这些‘免费’的元素。而且直到现在,也有些老人的消费观念是只看价格不看品质。因此我认为,商业路线的与其考虑搞什么靠先进的未来产品打开市场,不如通过科技优势压低成本生产当时普及的产品,靠价格优势赚取利润。”

    “打一个比方,有穿越众用更少的成本做出更好的纸张,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或者有较不错的办法做出更好更省油的灯,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甚至是一点不错的创意,让瓷器物件更功能化、艺术化,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有新的冶铁工艺,改良铁器,提高铁质而价优,这不是商机?哪怕就是奢侈品级,只要把握住了创意,高端市场的利润同样可以促成不错的商机。”

    再怎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也是需要输入商品的。老百姓不是不消费,而是没更好的产品让他们消费。晚清五口通商后节节上升的入口数字就能说明这一点。煤油、火柴为什么能挤占中国市场,中国人并没有在清末那几十年里突然变得富裕,只不过煤油火柴这些东西比过去的产品要好用的多,在使用成本上却没有增加多少。zWWx.org

    现实世界里中国国内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被打破的过程就是这样。并没有多少新概念,但是更便宜、稍微好用一点点的洋货倾销打破了原有的小范围经济体系。

    “这么说来,其实我们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外贸商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