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节 中西古今合璧的双桅帆船(二) (第4/5页)
比硬帆船那么简单便捷。零号船毕竟是要马上就投入使用的船只。 “未来就用蒸汽机了,还要帆船做什么?”李迪说。 文德嗣摇摇头:“至少在未来20年,大帆船还是我们远洋运输的方向――它不需要燃料。蒸汽机船在大宗货物运输上并不占优势,效率不高还耗煤。远程航行要解决海外加煤站的问题。至于什么时候我们能出蒸汽轮机得看爬科技树有多快了。” 帆船实际上一直航行到20世纪50年代才彻底被世界航运市场淘汰,在此之前,帆船依然是海上大宗货物远距离运输的最佳运输工具。 “好想早日驾驶我们的铁甲舰。”乐琳这个海军控虽然不懂造船技术,但也是一有空就泡在造船厂。 “其实没多大难度,铁壳船实际上还比木头船好造。”文德嗣说,“只要材料够,熟练工人训练跟得上,造千吨级的铁壳船是小意思。” “文总,你看是不是再造一艘70吨级别的软帆帆装船作为教练舰?” 说话的是海上力量部的明秋。他作为海军顾问,经常来这个船厂看穿越海军的第一艘自制战舰的建设进度。说实在的,见惯了现代化军舰之后,蓦得看到海军的战舰居然是艘帆船还是蛮古怪的。特别是那奇怪的炮位――明秋隐隐约约的只记得自己在参观某个清末建造的炮台上见过类似的东西。虽然现实与他的经验有些脱节,但是建设海军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不管是风帆时代的海军还是电子时代的海军,人总是最基本最关键的构成。培训足够的水手是当务之急。明秋当年也见过来访问的南海海军的风帆教练舰,觉得这种方式很锻炼人,又适合穿越海军未来的需要。 “您说的有道理。我和执委会商量下,尽快拨出材料再开工一艘教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