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彼可取而代也 (第3/5页)
高。 至于防守端的贡献,只能通过盖帽和抢断数据简单计算。 ws是进攻胜利贡献值,以及防守胜利贡献值两部分相加。 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球员攻防两端的综合实力。 问题是,一场比赛赢下来,全队只有1ws。这意味着,最多可以由12名球员一起瓜分。 球队轮换人员越少,当家球员持球进攻越多,或者是擅长协防,获得的ws相对就越多。 ws只能比较队内的情况,如果是用来跟其他球星比较。 那么单核带队的球星,即便赢球场次未必比多核球队的大当家多,但ws数据却能取得领先。 bpm能反应球员打球时的正负值,更客观、更全面的体现球星在场上的作用。 因为不像ws,受战绩影响和队友影响。所以,通常可以拿来跟其他球星一较高下。 但是,bpm最大的问题,是计算公式太全面了。 per主要靠进攻,bpm则是各方面数据越多越好。 这就导致,威少打出30 场均三双数据,直接将bpm打爆了。 以往贾巴尔,乔丹,詹姆斯打出的bpm已经够华丽了,威少直接刷新记录。 等到威少变成了乐子人,臭名昭著的数据刷子,bpm作者一看情况不对,重新调整了计算公式。 将每个位置对应数据的权重有所调整,结果又整出了约基奇这样的怪物。 至于vorp的问题,跟ws以及per异曲同工,单核带队球队老大,出手多,得分高,就越不可代替。 话说回来,评选周最佳球员,主要还是看ws和bp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