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裴公献出锦囊妙计 (第1/8页)
赈灾济民,对于并州府衙来说,隋唐以来,已是经常性事务性职能。 雪灾、旱灾、蝗灾、水灾,加上东突厥军的南下侵扰,赈灾就会时常发生。 赈灾济民的成效,也就成为唐政府每年春季考察州县官吏政绩的参考依据。 然而,这对于李绩来说,可是大姑娘上轿——第一次。在荥阳郡执政多年,也没有一次大规模的赈灾活动。 因为系统奖励的麦种、玉米种均是高产良种,不到一年老百姓都丰衣足食了。 加上推行均田制赋税制度,改革兵制,令士兵参与农耕,一年比一年收成好。 李绩治下荥阳,与今日的并州之局,完全是两回事。当他进入晋阳城外,看见饥民如潮之时,以为是后世的电视剧组在拍摄唐剧。 亲眼看到兵士斩杀越界的饥民,他才猛然醒悟,这是真真切切的现实存在。 只所以心中无底,因为自己还是第一次组织这么大行动。 一无经验,二无米粮,还得来个瞒天过海计,按照公主的说法,弄不巧丢官罢职、进局子。 李绩想到这,心里暗暗琢磨着,城外的饥民那么多,一下子需要设置多少粥棚,如何分发,还有很多细节要考虑。 他顺手拿起王裕誊抄的晋阳望族名册,开始仔细的查看。 列入名册的一等大族108家,王裕后缀说明,中等大户还有198家,其余的小户,没有列入名册。 “向大户要收益”,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哪一个王朝,这些门阀世族、名门望户,都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