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9章 (第2/3页)
,我军还有取胜之法!”石鉴向司马炎拱手道。 司马炎道:“公试言之!” “庞将军有密信,杨贼久攻不下安邑,伤亡甚重,人困马乏,陛下何不拥重兵先破安邑城下之贼军?陛下有十数万之众,刘太守六万精锐,庞将军一万人为内应,三面夹击,试问杨贼如何能抵挡?破其前军,然后可令刘太守驰援河内,陛下与唐太守挥军而东,趁胜收复蒲坂、临晋,与车骑将军一南一北夹击长安,岂不稳妥?何必冒进关中,而使杨贼十数万之众跗我之后?” 石鉴铆足了劲,此次若是因为自己的献策而大胜,那么他就能一跃而起,成为洛阳炙手可热的新贵! 这个诱惑太大。 而且他的计策稳重求胜,听起来比贾充的六成胜算靠谱多了。 “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正不合,奇安能胜之?关中有车骑将军,朕无忧矣,既然杨贼师老兵疲,当合围安邑,先破其前军!”司马炎最终定计。 贾充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闭上了。 战争从来就没有十成胜算。 就算司马炎听他的,进入关中,也很难说必胜。 陈骞在关中进展也不顺利,先在华阴伤亡近一万,后又被阻于霸陵,根本就没有“兵临长安城下”…… 而且从目前形势看,合围安邑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四平八稳。 这么长时间没有打下安邑,说明秦军的战力士气都在下降。 近二十万大军围攻十万疲惫老弱,胜算太大了。 现在的司马炎需要一场胜利,提振人心。 其实司马炎也是这么想的,进入关中,胜负未知,风险太大。 而安邑城下的十万秦军却是嘴边的肥rou,熬了这么长时间,早已经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