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_第90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6章 (第2/3页)

奉的迎接下,与钟会一同返回建业。

    钟会部曲则留在柴桑。

    江东士族原本对钟会心有余悸,但他孤身往建业,又力劝孙皓,还带回合肥作嫁妆,吴国群臣对其渐生好感,丁奉对他也无话可说。

    钟会倾力结交江东士族,文彩武功都当世之选,一副老好人模样,在吴国声名鹊起。

    江东原本也有很多士人是汉末从中原逃难而来,对钟会有天然的亲近感。

    吴人将其比之于鲁肃。

    孙皓和钟会的心思杨峥心知肚明。

    既不想太招惹晋国,也不想招惹秦国。

    东西大战越来越近,他们静观其变就好。

    这对秦国而言也无所谓,眼下形势,秦国肯定不会主动攻打吴国。

    时间是站在均田制这一边的。

    大家各守各的一亩三分地。

    煌武元年四月,朦胧春雨当中,春耕开始了。

    无需官府劝导,很多百姓自行开垦了荒地。

    每一里都有一农社,农社中有耕牛和铁质农具,以接近免费的价格租赁给百姓垦荒。

    农社的功能不止于此,还以市场最低价售卖种子。

    为贫民提供贷款。

    杨峥曾在后世看过一篇文章,古代土地兼并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高利贷。

    尤其是天灾时,农民欠收,地主豪强发放高利贷,利滚利,没两年,附近的地就全部归豪强所有。

    高利贷在西周时就已经出现。

    孟尝君在封地内向百姓发放贷款,作为奉养三千门客的财源,某年封地收成不好,但孟尝君仍“得息钱十万”。

    到了汉朝,汉景帝刘启平定诸侯叛乱,连军中将军都借过高利贷。

    汉景帝还专门对借贷利息的高低定下过规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