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2章 (第2/3页)
转强,夜御数女而不知疲倦。 京师翕然,官宦子弟争相服用,并逐渐成为“名士”们的风尚。 皇甫谧年轻时,家道中落,过继给叔父,迁居洛阳附近的新安,受这股风潮的影响,也开始服用,由此而落下风痹之症,身有残疾,但也因此潜心读书学医,遂成一代圣手。 “祁、祁王府!”赵阿七擦了擦脸上的冷汗。 杨峥“唰”的一下从软榻上站起,“杨宏?” “是!”赵阿七拱手。 杨峥一屁股坐回软榻。 锦衣卫的消息很少出错,每个送到杨峥面前的消息,都有连带责任。 误报、诬赖都是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千算万算,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漏风了。 不过这太正常了。 杨宏这两年混到了“名士”头衔,所谓名士不过就是互相吹捧、互相题表而已。 中原现在名头最响亮的名士王戎、裴楷正是如此。 裴楷吹嘘王戎“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王戎吹捧裴楷“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吹过来吹过去,名声就这么起来了。 这么多年,杨峥总结过,魏晋三个累积治政资本的方法,要么当名士,要么当孝子,要么长得帅…… 当然,也不是所有名士都浪得虚名,嵇康、阮籍等人的确有其过人之处。 前代的夏侯玄、诸葛诞还算对得起“名士”二字。 但与夏侯玄、诸葛诞并列八聪的邓飏、何晏之流就名过其实了。 司马氏篡为之后,名士的水分也越来越大。 拜司马炎大封士族豪强所致,新一代的名士越来越多。 连王乂刚满十岁的儿子王衍,也因擅玄学清谈而成为“名士”。 这不是搞笑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