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一章 第一个人见谁? (第3/9页)
中年纪最大的。依长幼之序来看,就应该立他。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李贤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最完美的继承人。 好吧,说到这一点,不得不说大唐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天子在选继承人的时候,总是喜欢给太子找个对手,而且这个对手也总是把太子比的渣渣都不剩。 比如,李渊立了李建成,结果又扶持着李世民做大。 而李世民立了李承乾,又把李泰扶了上来。 到了高宗李治这里,立了武则天的长子李弘,结果老二李贤又跳了出来。 那李贤又是怎么把李弘比下去的呢? 嗯,全方位碾压。 少读诗书,文武兼备,满腹经伦,举朝皆赞。 这位二十岁就能统领一众大唐文杰为《后汉书》修“注释”,注意,可不是镀金赚名声的那种,他是有真本事。 章怀太子本的《后汉书注释》史称“章怀注”,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史家推崇的。 治国方面,李贤也是一把能手。 当年,高宗和武则天经常不误正业,不是从长安游到洛阳就是去昭陵视察,要么就来了泰山封禅什么的。 又每每都带着太子李弘出巡,只留李贤在京中监国。 李贤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连宰相重臣都啧啧称是。 可以说,当年李贤的能力和好人缘,直到现在也已然被朝臣所记住。 此次回京,又逢国本之争,虽然初归立足不稳,可是暗中推举的气势绝不比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弱上多少,没看连岑长倩都是李贤的“死杆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