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 (第3/4页)
李效摆手道:“罢了,先生既开口,孤便不再难为他,议君一罪,赦了就是。” 大学士缓缓点头,李效又道:“着人带他过来?” 大学士忙道:“陛下无需劳心,盼陛下开恩,让老臣到僻院走一圈就成。” 李效道:“既是如此,稍后便送先生过去一趟。” 李效正待再看会奏折,礼部核对大婚琐节的单又呈了上来,单上蝇头小字密密麻麻,看得他头昏脑胀,片刻后搁下笔,回殿。 一旁有人上前伺候,李效换了龙袍,接过热巾擦脸,对着铜镜内的自己端详。 身长九尺,眼眸带着二十来岁年轻人的锐利,脸畔却有一道暗红的胎记,像个耻辱的烙印,从耳边延伸到眼角下,蝴蝶般的一块。 李效盯着镜子里自己的脸看,他算不上玉树临风,与几名堂兄弟比,像一个异类。 他的皮肤黯而呈古铜色,唇薄寡情,鼻略鹰钩,长相虽端正,却与美男子沾不上边。从小喜打猎,不爱读书,喜习武,更不喜坐定,顶多有点武人的英气。 李效心中清楚,不管是仪表、身世、还是文韬,决计登不了朝堂。他甚至长得丝毫不像列代先帝。虞国的皇帝每一任俱是玉树临风,浓眉大眼,俊朗无俦。 而李效虽带着英气,却与“俊秀”半点挨不上边,若穿上侍卫装,过了武选,多半会也因破相而被刷下来。 他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虞国皇室的血裔,甫登基那几年,太后垂帘听证,坊间便有流言蜚语,指当朝小太子并非先帝所生,乃是被嫔妃偷换,真正的皇家骨血已流落民间,不知死活。 流言传到殿上,为此太后还发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