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了吃饱我嫁给了新帝 第250节 (第2/10页)
翎的建议后,他们顿时感觉豁然开朗。 方简他们并非是不恤民生的那种人, 但这个时代,为官做宰的人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本就很远,无论是当官的,还是读过书的,一贯的逻辑都是上行下效,从高处指点江山,而不会从底层百姓出发。甚至许多官员都觉得百姓什么都不懂,很多道理即便说给他们听也是白费力,只要老实驯服听话就行。 从州牧这个官名, 也可以看出在某些统治者看来,管理百姓其实与放牧牛羊无异。 牛羊当然是很有用的, 要想领地上兴旺繁荣,也不能让牛羊太少了太瘦了,但谁会在谋划用计干大事的时候指望靠牛羊来配合呢? cao控舆论?那当然是要找会写文章的读书人!靠那些愚昧的百姓有什么用?那些左右朝堂、手握权柄的人会管愚民们怎么想吗? 就是到了民不聊生改朝换代的时候,实际被在乎的也大多不是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连饭都吃不饱的人的民意,而是那些盘踞地方的士绅豪强。毕竟后者更有能力顺势揭竿而起、逐鹿天下,而前者能成气候的太少。 身居高位的人会天然地忽视底层的自主思想,因此祝子翎的提议虽然看起来不是什么难事,但之前却没有人想到这么做。况且说书、唱戏,这都是下九流的营生,把堂堂太子编排到戏里,岂不是有辱皇家威严?即便大启的言路还算开阔,并没有明令禁止这种事,一般却也是没人敢干的。 当然,即便没人敢明说,可一旦天潢贵胄、达官贵人们闹出了什么事,百姓的议论也还是少不了的,借古讽今之类的办法更是屡见不鲜。故而与其任人以讹传讹,倒不如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