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捉jianian捉双 (第2/5页)
山里人哪见过这阵势。那些老山民也确实可怜,与世隔绝一辈子,不怎么下山,一时间强迫他们破壁现代化,抵触可想而知,至于开展副业,对于保守的老人家来说,去费劲cao心都是艰难的挑战。 就算不考虑民族团结,这也该循序渐进,要么等几年老人家们去世,要么去和其儿孙辈们协商返山创业。山民本就比普通市民更保守,用对付钉子户那一套对付他们,激化矛盾在所难免。 若非这事儿确实办得潦草,但凡真的双赢,几人也不会管。 沈隐不知在旁听了多久,忽然插声:其实这事好办,仝族原住地有很多传承下来的树屋、竹楼、石雕摆设和木雕图腾甚至他们本身的语言,听说如今即使是仝族人也很少会说。 我们可以支持原住民去申请非遗和文物保护。想让人动迁可以,但要按照文物的价值。 周宇泽蹙眉:非遗需要文化局和市政府审批上报,这节骨眼上,不可能批。 沈隐挑眉:是不会批,但我们可以把这事闹大,上面未必不会施加压力,更何况还有社会影响。打个比方,从来施工单位和地方最怕挖出来古墓遗址,对工程存亡绝对是致命伤。可上上级单位却乐得惊喜,因为无损他们的利益。 贺璧首肯:这事儿行,我去办。他想好了,既然非遗不能越级申报,那就搞出社会争议点来文化新闻不如社会新闻引人关注,想成为热点,少不得再撒钱请媒体运作。 纪兰亭跃跃欲试:也算我一份,我们可以效仿,专为仝族发源地出一期煽情纪录片,到时候市里顶着舆论压力,想要动工可不好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