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第1/3页)
哪有,你看我都冒白头发了。 英杰。 林冬从副驾回过身,打断二人的闲聊:这个,你昨天问的公交车售票员,她说,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的也在那一站下的车,这个女的的人像素描做没做? 做了,在画夹里,我放后备箱了。文英杰点头确认,售票员对这女的倒是印象深刻,穿着一大红衬衫,看着像是新媳妇就多看了几眼,记得她嘴角有个米粒大的黑痣。 好样的。 林冬不吝赞赏。到村里找人辨认嫌疑人的画像,多少还有点广撒网的意味,但和嫌疑人一起下车的,辨认起来更有的放矢。文英杰带了六张疑似嫌疑人的画像回来,分别由该条线路上六名不同的公交车驾驶员和售票员口述而得,昨天和岳林一起跑到快十二点才收工。六张画像就是六张脸,根据以往走访辨认的经验,到村里找人撒开了认,得票多者反而未必是真凶。 林冬实习时经手过一起案子,跟着老警员拿几张人像素描去案发地周边走访,辨认了一圈嫌疑人画像下来,票数最高那个居然是在街口卖烤红薯的。问题人家没有作案时间,他们在现场维护秩序的时候,队长还买了烤红薯给他们当宵夜来着。人的记忆没那么可靠,尤其是事不关己的人或物,只要有一点点外界的干扰或者引导,三观就跟着五官跑了。烤红薯的被指认,是因为他在那时间够久,容貌已经刻印在了周边居民的潜意识里,看到画像,有的人第一反应是找个自己看着眼熟的指认。 到了村里,先找村长。村长快七十了,一辈子都住在村里,谁家几口人几头猪几只鸡,门儿清。看到文英杰出示的新媳妇画像,他一眼就认出了对方:这是村西头老何家的儿媳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