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 (第3/3页)
孩遭遇了入室盗窃和强/jianian,头部遭受重击导致昏迷,被救护车拉走的时候还活着。后来是听带自己实习的老警员说,李牧璇在icu里熬了半个月,没挺过去。 挺可惜的,才十六岁,花一样的年纪。 谁写的信?低头翻看着督办函,唐喆学问。 匿名信。 匿名? 唐喆学往后翻了两页,确实,信件复印件下方没留署名。原件是不会给他们的,估计信封上也没寄件人信息。查倒是好查,有邮戳有收件地信息,到那一调监控就知道。现在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有的邮筒一个月开不了一次张。 又听林冬念叨着:这案子也有十年了,我在东湖分局工作的时候,你爸还时不时地翻出卷宗来,或者去案发地周边转转。 未破案件是老警员心头永远的痛,唐喆学深知老爹的性格,更知道对方走时带着多少遗憾。这些年悬案破的案子,无论大小,每次结案,林冬都会把结案报告复印一份同步给当年的主调负责人活着的,寄给对方,已经去世的,到墓碑前烧掉。 要查么?他问。 抽空去走一趟吧,总得给一个回复函。 林冬也是无奈。像这种没有明确线索上来,但从其他监督或者高级别部门发来督促办理函的案子,一年平均下来总得有十几二十个。他不能应付了事,那些沉甸甸的期望,写满了薄薄的信纸。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再能干,再有超越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没办法凭空变出线索来。 唐喆学点点头:我去还是? 你别分散精力,先跟英杰把那四个兔崽子的事儿结了,我带兰兰去。 还有大狗的案子,你忙得过来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