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_分卷阅读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 (第2/4页)

回家时,终于接受了这一点。

    刘柳追着方寻怡的脚步,进了宣传口工作,想必不出几年,也能混成一个笔杆子;

    孙干明不声不响地留在N大继续读书,导师正是郑钦译。一个个送走老同学后,独自在502喝了一下午闷酒。

    而沈拙清,在帮王霞做小工的间隙,终于得空坐在桌旁,给李方潜写去了毕业后的第一封信。

    这张桌子是从原来的板车拆下来的木料,平时堆些考研那会用的资料。因为长途跋涉,有的资料纸张一角已经皱起。

    但有一摞,被报纸包裹紧紧的,还拿两个字典压得平平整整。

    那是自1999年6月至今的信,一共58封。寄信人李方潜,收信人沈拙清,寄信地有时是B市,有时是云南,有时是沈拙清没听说过的小县城。

    在无数个黏腻难熬的夏夜里,沈拙清枕着这些足迹,在梦里跟着寄信人用脚布丈量大江南北。

    但纸张铺开,沈拙清却无法下笔。

    他很想告诉李方潜,这一年来过得着实辛苦,睡眠时间不够,还总是在夜半忆起不该肖想的点点滴滴;他很想报复性地把N大所有的变化都写在纸上,包括食堂换了的吊扇和红火的;他甚至想把心中的情愫尽数拆开,呈到他面前,日后关系如何,听天由命。

    可这些,在落笔后被揉成了几团,塞进了灶炉里。重新摊开一张纸,只寥寥写了几个字,便塞进了信封。

    “谢谢鼓励,一切都好。”

    再普通不过的答谢,适用于无论亲疏远近的好友和大部分中文语境,毫无特殊意义。

    第17章 触不可及

    不知是不是太久没见面的缘故,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