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序幕(含用词注释,非正文,建议浏览) (第1/2页)
序幕(含用词注释,非正文,建议浏览)
知己一声拜拜远去这都市,要靠伟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1953年。 石硖尾寮屋发生空前大火,数以万计的底层港人丧失居所,极大震荡也同时造就古惑仔团伙雏形。港英政府决定建设成本较低的大规模高层住宅安置灾民,人均面积仅2.2㎡,俗称徙置大厦。 1972年。 时任港督宣布十年建屋计划。红港首次出现一系列长远且全面的公屋规划,重建徙置大厦,让私人机构(地产发展商)参与,实现居者有其屋。 1985年。 港英政府发表绿皮书,立法会正式启动议员委任历史变革。从此以后,立法会成为红港社会政治生态晴雨表,掣肘行政主导,影响至深。 1997年。 胆战心惊,毛骨悚然,望而生畏,骇人听闻,魂飞魄散,战战兢兢,庄周托梦,祖坟冒烟,家宅不宁,巨额按揭,婆媳互殴,二奶上位,老母打仔,老豆失业,惶惶不可终日的红港全民,喜迎世纪大礼,即将接壤内地。 以伤痛文学佐证,别有用心的人闻七色变,声称堪比当年割地喂英。 九龙城寨拆了,驻港部队来了,启德机场迁了,大屿山赤鱲角一时间成为【旅游胜地】。港人怎料到新机场居然远得似向西天取经?去到都不想出埠了。 同年以建屋安民为目标,港府提出每年兴建公私房屋不少于8.5万个单位,缩短中低收入者轮候时间,俗称【八万五】计划。 东南亚惨遭金融巨鳄摆尾套现。飓风横扫这座东方明珠,升跌不抛的贪婪,击碎岛民即将靠股市养老的春秋大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