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2【清廉巡抚】 (第3/6页)
魏照乘连升八级,一跃变成太常寺卿! 这都还不满意,生生干翻两个副都御使,如愿以偿跑到江西做巡抚。 …… 知县亲自充当导游,一众士子全程陪同,后面还跟着士子们的大量仆从。 再加上皂吏开道断后,队伍竟绵延二三里。 将巡抚老爷引至一民巷,知县冯巽指着矮亭说:“瑶海公,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报本坊。” 魏照乘连忙端正衣冠,上前查看亭匾,惊喜道:“果为朱子亲笔,吾当拜之!” 魏照乘提起衣摆跪下,对着朱熹的题字长跪,身后士子也只能跟着大拜。 跪拜一番,魏照乘起身欲走,却见亭边有块石碑,石碑上还刻着一颗大白菜。 魏照乘皱眉问道:“此乃朱子题名之亭坊,何人竟敢擅自立碑于斯?” 冯巽回答:“前任知县所为。” “拆了!”魏照乘喝道。 冯巽连忙低声提醒:“瑶海公,不便拆除,否则必然引起民愤。” 魏照乘愣了愣,只得说道:“细细讲来。” 冯巽解释说:“十年前,铅山大灾,饥荒遍地,又逢加派辽饷。当时,铅山百姓只剩两万人,加派的辽饷就有三万两。知县笪继良刻白菜碑,题‘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于碑上。他与官吏同吃杂粮、同饮菜汤,劝导大族放粮济民,如此保得一方平安。” 魏照乘瞬间沉默,不知如何言语,这里头的水有点深啊! 铅山县经济繁荣,怎么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