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_第3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第2/3页)

还是提名,事项定下,就不可更改。”

    榨油的一直榨油,做豆腐的一直做豆腐,晒酱的一直晒酱。

    族里也有大小势力,油水多的生计,会被有权的人抢,一层层分下去,吃rou喝汤全看本事。

    这样分配简单粗暴,同时也有能力护住。江知与说完,没人反对。

    而难民们,先要加紧,再搭些草棚木屋。人数超预期,棚屋不够住。

    农庄现在的运行模式,是分户种植。眼看着要丰收了,他们不管主家拿这些粮食做什么,他们是根据产量算自家所得,绝不能让难民插手。

    所以赶在收小麦前,还得给难民找事情做。

    划分区域,把几个厂区盖出来。等九月十月里,豆子丰收,可以直接进入下阶段计划。

    现在还得再分散一批人,转移到江家的祖田上。

    “我们家祖田荒了些,找塞外的商人买些草种,让分过去的人先开荒,然后撒草种。再搭棚院,准备养鸡用。”

    谢星珩跟他聊过,豆渣作为饲料,可以覆盖许多品类的家禽家畜,他们常吃的都可以。

    以后还能养猪,也能放羊放牛。

    江知与办事,讲究一个物尽其用。

    先按照大规模养殖来划地,用不完可以闲置,反正都是荒地。好过零零碎碎慢慢扩,场地弄得乱七八糟。

    开荒是靠人力,人力便宜。难民们只要有个活干,糙米糙面窝窝头,再给低于市价的工钱,熬过这阵再说。

    草种更便宜,一两银子能洒满十亩地。

    大启朝畜牧业没发展起来,各地散养的羊群未成规模,每年还是两国商贸往来引进多。

    牛就更别提,老死病死的牛才能吃上一口。

    不排除有权势的人偷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