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_第13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第3/3页)

见外头走道的密集脚步声。

    谢星珩带了几团棉花来,正式开考,就塞耳朵里降噪。

    入座还未到黎明,他头回参加古代的科举,不托大,万事都照着小鱼的嘱咐来,检查完上下两块木板,确认桌案稳当,他就先钉上防雨油布,再看着考巷情形,要了壶热水。

    他带了茶叶和大竹杯,泡好浓茶,就把带来备用的夹袄披在身上,靠坐着闭目养神。

    第一场有七篇经文,早上起太早,养一点精神算一点。

    到黎明时分,守在外边的号军叫醒他们。

    “题目纸来了!”

    谢星珩身体一震,睁开了眼睛。

    他们在县衙的礼房买过“试卷”,那是试卷纸。

    上面首书姓名、年甲、籍贯、三代、本经。

    草卷、正卷各十二幅。

    谢星珩先写草稿。

    七篇作文摆一起,就像七个方案写出来给甲方参考一样,怎样安排顺序是个技术活。

    最好的,最精彩的,要放在首位。这点惊艳,能让观者眼前一亮,俗称骗进来宰。

    余下的顺序,不可以呈下滑式排列,越后越差劲,看得人索然无味,开头的精彩也就忘记了。

    最佳的顺序是,首篇精彩,二篇中庸,三篇有看点,四篇稳住,五篇稍下滑没关系,六篇保持水平,收尾给个亮点,唤醒阅卷人的兴趣,让他对考卷犹豫、斟酌。

    只要开始思考,这份答卷就三成合格。

    余下七成,是歪门邪道帮不了的,得靠硬实力。

    每篇作文字数是五百上,六百下,超过字数算违规。

    谢星珩研究过“灾年”闱墨,中试者不以文藻胜,但求文理纯正,词简而质,含精光于浑厚。

    除格式外,很像论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