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第2/3页)
,心里难受。” 他看着他父亲给人低头赔笑的样,心里更难受,恰好成全了演技。 常知县品茶不语。 江家招婿满城皆知,这头张扬,喜事又办得低调,只家里摆了几桌酒。 难道是为了坐实谢星珩的赘婿身份? 难怪招人恨。 有了这层内因,再有江老三想博名声,就合理多了。 常知县看向江承海:“你家农庄吃得下吗?有五百多人。” 江承海点头:“能,不过是多盖些棚子的事。” 他们都清楚难民不会久留。 常知县便不拖延,“你们安排农庄接收,我派人去清点。” 清点要个一两天,得病的会单独隔离,免得真有疫病。 还得列名册,以后好找,出了问题也能追责。 江承海及时说:“我会先送一批粮药到城外。” 常知县投桃报李:“老李来找我,出价五千两。” 均摊到难民头上,每个人约莫十两。 普通农户家,一年也就这个花销。 可遭灾的时候,十两能做什么? 江知与想到谢星珩进城开路的豪气。 六钱请人接他哥嫂和小侄儿进城,后边又有七钱赏银支出。 客栈一两,这有多的,至多退五钱——他们开了两间房,又借用厨房熬药做饭。 后面租赁小院,分期给,一次也是二两。 家里还有零散添置的杂物,只算基础的米面、锅碗,都得去二两银子。 抓药是大头支出,三个人都病恹恹的,一场病看完,三两起步。 另有每日的吃喝拉撒,城里上茅房都按月收费,活着就在花钱。 现在丰州处于饱和状态,难民里,有一技之长的是少数,他们来了丰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