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咏鹅 (第2/5页)
易懂,开有唐一代吟咏先河,成后世万千汉家儿郎必备启蒙读物的诗歌悄然浮现脑海。 除它之外,别无第二。 于是,顾谨言再不犹豫,直接再次落笔,在他之前那张纸上的“咏”字后,再加上了一个—— “鹅”字。 没错,正是“咏鹅”。 顾谨言要带到这个世界的第一首诗,便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之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它开篇先声夺人,三个鹅字连续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写出鹅的线条与色彩美。 同时,‘歌’、‘浮’、‘拨’等形容词,又写出鹅的动态美。 短短十余字,却写尽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而这首诗,却是出自一位七岁幼童所作。 后来,这首诗传唱千古,因其老少咸宜,朗朗上口,成为很多人小学到初中学到的第一首诗歌,也是启蒙之物。 这些人,等到老了,即使幼童时所学的诸多名篇尽皆忘记,这篇咏鹅诗歌仍能朗朗诵出,足可见它的特殊之处。还有什么诗歌,比它更加合适呢? 于是,他再不犹豫,提笔写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初落笔时,桌面上的白纸纹丝不动。 待“鹅”之三字落下,白纸之上,却凭空浮现一层流动的白光,这白光与纸张的颜色不同,略淡而朦胧,如雾气流动,氤氲奇异,笼罩在纸页之上。 待第二句写完,白光大盛,包裹所有文字。 那些墨汁写就的文字,慢慢地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