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400章:另类朝贡反向文化输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0章:另类朝贡反向文化输出 (第3/6页)

典了。在紫禁城门外的“天安门”城楼上,崇祯帝与自己的九位后妃以及朝中文武大臣们正兴趣盎然,看着来自“坤宇万国”的“藩属国”和“朝贡国”的使者们列队出席,将各自贡献的“方物”所折算成的白银数目,用朱砂笔墨写在一张张洁白宣纸上,并被裱糊在一个个木板做的“人形靶标”上游街。

    此乃“朝贺礼钱”,让“天朝上国”官僚”阶层有机会看了之后好自我陶醉,殊不知朝廷却为此双倍给付,简直成了“冤大头”!不过,此时空的“崇祯朝”最不差钱,所以就鼓励“外商们”在中国境内大肆消费,因为这些钱都是“重晶石”被法术幻化而成,有效期最多十年,却能通过“万方来朝”拉动市场需求以刺激经济发展。

    崇祯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其脑袋里拥有了“诺贝尔”的全部记忆,自然懂得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与“商业资本主义”竞争!于是,他想让这三年来能借助“朝廷新政”而实现温饱的广大百姓,将自己家的余粮、麻布、禽畜、各种手工艺品等拿到市场上卖钱,以平衡物价,免得造成通货膨胀!

    由于崇祯朝“新政”敢于打破“太祖高皇帝”制定的各种“束缚人性”的条条框框,并别出心裁地使出“金钱万能”的手段从“官宦世家”、“乡绅豪族”、“地主豪强”等利益集团手中强行回购土地作为“官田”发给底层百姓耕种,同时还将“赋税”大幅降低,不仅安置了大量流氓并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使百姓脱贫后奔上小康。

    於是,赶上这一波“皇帝大婚”所带来的“商业契机”,那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