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南直隶与北直隶 (第2/4页)
和地位而已。至于当初说的大义凛然地要除掉“宦官集团”且重整朝纲,反而并不是排在第一位了。 不过,催木匠却得到一个重要信息,便是当自己的三个女儿学到了真本事后,就会被“南直隶”的“官府乐坊”进行统一培训和择优录取,凡是被宫廷乐官、司仪等看上了,就会被击集中到“北直隶”。 由于明朝的国情比较特殊。便造成了“一个国家两个首都”的怪现象。这与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定都南京,以及其第四子燕王朱棣成功发动“靖难之役”并强行迁都北方有关,也是为了削弱地方官僚。 明朝初期,洪武帝朱元璋建国,定都南京即“应天府”,南直隶就是直接隶属南京中央管辖。南直隶地处江南地区,经济繁荣,人口众多,赋税为全国之首,直至今天江南地区也是天下钱粮之所在。 南直隶文化气息浓厚,儒士才子、文人sao客众多,重礼仪,朝廷半数以上官员全都出自江南贡院。在清代名人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借以明朝南京城为背景,大多儒士都是出自南直隶。 南直隶辖区有应天府、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庐州府、安庆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徐州、滁州、和州、广德州等富庶之地。 明朝时期的直隶州与府平级,有别于低一级别的其他地方的散州,在行政上类似后世的直辖市。 南直隶地盘相当后世的江沪皖,为朱元璋当初发展力量争夺天下的重要根据地,与北直隶相当。 “北直隶”则是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