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教人解题 (第3/6页)
兴就是惹自己不高兴。 张阳抬头看了看傍晚的太阳。 从地上捡了一根还算笔直的木棍。 要解开这道题很简单,不过是小学数学水平的题目。 求出几个已知的条件便可以得出树的高度。 关健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大唐的读书人大多数读的儒家典籍,或者诗经,以及一些流传于世的文章。 对数学这种学问,反而没太多人去专研。 毕竟做官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写得一手好文章。 闲着没事去研究晦涩难懂又废脑子的数学,是一件事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就算是学得有所造诣了,写出一大堆算法。 又有几个人看得懂。 还不如写一篇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好文章,这样博得他人的赏识更好。 成本和效率之间一算,古人普遍都喜欢当文科生。 瞧着这群年轻人,张阳挑了一位招呼道:“这位哥们,借一步说话。” 那年轻人好奇地看着张阳说道:“敢问有什么事吗?” 张阳小声对他说道:“其实这个谜题能解。” “如何解?” 张阳把一根木棍插在地上说道;“你现在量量这根木头的长度。” 这个年轻人用一根量尺试了试说道:“一尺有三!” 张阳对他说道:“你等会儿把这个木棍插在那棵树的边上,记住一定要和树保持对齐,不要有太大的偏差。” 这个年轻人直愣愣地点头,神情还是古怪的看着张阳。 张阳给棍子插入地面的边缘部分画上记号,接着对他说道:“你量了这根棍子的高度,等会你把棍子一样插到那儿,量出棍子的高度,再量出棍子影子的长度。”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