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第3/3页)
是士族子弟的必修课,连向来不把六艺当回事的郭嘉在音律课上也是能弹一曲的。而且在“老夫子”面前,郭嘉的跪坐姿态能优雅到无可挑剔,仿佛荀彧附体。 据说荀彧去参加官府组织的水边祓禊仪式,回来的路上捡了一个会喘气的大活人。那人发着高烧,昏迷不醒,身上有好几道剑伤,其中一道伤了肺腑,险些救不活。 他似乎不太愿意提起往事,从没说过他是谁,一身伤是怎么来的。荀彧也没问。俩人志趣相投,平常结伴读书,倒也十分融洽。 直到书院登记新生名册的时候,那人才提笔在竹简上写下名字:戏璕。 荀彧若有所思。 郭嘉挑眉:“字迹有点生疏,这俩字不常写吧?” 戏璕的目光扫过名册上出场频率有点高的瑭、琛、瑾、瑜等字,掩唇轻笑:“家母姓戏,至于名字,他们都想当美玉,在下就当石头好了。”同时被掩去的还有一声轻咳。 璕是一种次于玉的美石。瑭、琛、瑾、瑜都是美玉。 几个月前荀彧加冠,取字文若。戏璕跟着凑热闹,自取表字:志才。 第6章 女装大佬 书院有一位负责整饬风纪的朱先生。据说那些冗长的能吓死人的院规院纪、学生守则、处罚条例,都是朱先生的亲笔。 整个书院几千名学子,能让朱先生挑不出毛病的只有荀彧和陈群。至于郭嘉和戏璕,这俩货简直就是他的心病。 同样是体弱病娇,博学多才。戏璕面色苍白,常有弱不胜衣之态,一看就是病秧子。郭嘉却神采飞扬,一双眸子秋水洗过一般明净,又清又亮,比正常人更活跃三分。 须得有别的学子站在一旁,有个对比,才能发觉郭嘉唇色偏淡,面色偏白,身体不太好的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