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 (第2/3页)
璋的态度也很明确:要打,要一次把对方打服,打到对方再不敢来犯边为止。 镇南候府是一贯的主战派,宋令璋如此强硬的态度倒是让几位三朝老臣想起来先镇南候宋隐在朝时的情景,对于今夜会这般发展也实在称不上意外。宋令璋毕竟手握兵符,又提督皇城卫,他既然已经表明了态度,自然谁也不愿意拂逆了他的意思——唯有户部尚书略提了提国库不丰恐穷兵黩武,却也被沈辂列出几条数据轻轻松松驳了回去。 定下了要战的基调,接下来便是商讨谁统军谁出征,钱粮兵马从何处调用,具体事宜由何人负责。经过几番激烈的推举争论之后,众人也大致商议出了结果。 最后,被推举出来统帅三军的安武侯姜砚犹犹豫豫地问道:“不知,御马监中遣谁人做监军?” 也无怪他有此一问。 若遇战事,武臣统军,内臣监军,文臣提督军务,三方互相制衡。而眼下朝中内廷势大,从前又有过监军太监挟制主将的先例,若是这次派一个不懂军务却又要指手画脚的太监来监军,即使姜砚统军多年治兵有方,这一战恐怕也会打的十分艰难。 宋令璋略一沉吟,便不容置喙地说道:“我会随军。” 沈辂骤然转过头,错愕地看向宋令璋。 宋令璋回望沈辂,神色复杂难言。二人的视线在空中相汇,沈辂旋即垂下了眼帘,由始至终未置一词。 姜砚不动声色地松了口气。 即使满朝文武都畏惧“活阎王”三分,但是不得不说宋令璋来做监军仍旧是利大于弊。一则,宋令璋毕竟是镇南候府出身,也在乎镇南候府的声誉,多多少少能算是武臣中的自己人;二则,只听之前的讨论便可知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