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12节 (第3/6页)

乏力疲惫,但不是很严重。

    有的症状就明显一点,丛澜就是。

    体质好的不一定高反小,体质弱的不一定高反强,这种生理反应很没有规律。

    好在当地接待的人早有准备,该吸氧吸氧,该喝药喝药,该休息休息。

    医疗队也是时刻待命的。

    这一次跟来的国家队成员里,除了夏训的选手及其教练以外,后勤组里还多了一个科研组,里面有医生和带队教授,会针对选手整个训练过程进行跟踪记录,研究他们这个训练的效果和变化,以评判高原训练对于花滑选手的作用。

    ·

    丛澜在开动员大会,训练开始之前,先来个激励。

    台上的人在讲本次夏训:“训练时间为三周,每周训练六天,每天三堂冰上课程,每次一小时……”

    她低头翻了翻手册,上面写得很清楚,本次在新疆冰上运动中心进行亚高原训练,为期三周,目的是改善选手的心肺功能,增加肌糖原含量,增强耐乳酸能力,增加肌rou能源储备,等等。

    没有选择两三千米的高原,而是来到这个1650米的亚高原,是综合考虑了花滑运动的特性后选择的。

    海拔不是特别高,丛澜也就刚到的时候比较难受,没多久就缓过来了。

    每天要测许多的生理数据,还会定期小测观察体能情况,最后会有个比赛。

    丛澜觉得这个安排还挺有意思的。

    等到下午上冰摔跳跃的时候,她就不觉得有意思了。

    丛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