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 (第3/4页)
她这段时间便把墨制出来了。 只是刚开始,墨并不好卖,毕竟墨这东西,自明朝以来就基本定形,便是后世,除了加入一些机械化加工外,墨的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突破。 当然,配方的多元化和精进也是有的,只是这些东西要让人识货也得要契机,得慢慢来。 贞娘倒也不急,如今家计宽松多了,日子倒是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二姐,我要吃石头粿。”到得四宝街街口,街口有一个小铺,铺子的门口就摆着一个大大的煤炉,炉子上摆着一只平底锅,锅里摆着三个大粿,上面压着三块圆形的大青石,烫粿的师傅两只手悬空,五指分别按在那石头上,旋转着,三个粿被那石头压的跟纸一样薄,粿上冒着油脂,一股豆黄夹着rou香的香味扑鼻,让人闻着就流口水。 这就是徽州特有的石头粿,喜哥儿见着就再也走不动了。 贞娘这会儿也流口水了,前世,她每回到歙县,都要买这种粿吃,于是便掏了钱:“老板,来两个。” “好咧。”那老板吆喝一声,从桌边拿了两块巴掌大的油纸,包着粿的下部,一人一个的递给了贞娘和喜哥儿。 这种粿外皮被石头压的很薄,里面的肥rou丁已经完全化成了油润的整个粿油透油透的,咬到嘴里,外皮是脆的,里面被油浸透的豆黄却格外松软,总之美味无比。 姐弟俩一人一个吃的十分的开怀。然后在一边的槐树下摆开摊子,就是把背上两片合在一起的木格架打开摆在地上。格子里都摆着各种墨。 从松烟墨,到油烟墨,还有漆烟墨都有,另外,贞娘还制了两块药墨,虽不是八宝五胆药墨,但这种药墨也是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