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_第176章 康熙的大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康熙的大考 (第4/6页)

了玉柱这里,却是一文不值。

    黑火药的配方那点事,各种小说早就写烂了,也就是硫磺10%,木炭15%,硝石75%。。

    实际上,同样是黑火药,因为配方、储存和性状的不同,爆炸威力要相差数倍。

    大清朝的那种黑火药,只是简单的将木炭、硫磺和硝混合,配比五花八门,是一种松散的混合物,很不耐储存和运输,而且易受潮、杂质多,威力小。

    鸦片战争时,英军在虎门炮台,缴获了几万斤清军没来得及销毁的黑火药,最后都直接倒进海里了。

    因为,这些劣质的黑火药,对英军并无卵用!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一个蒸汽压紧、机械制粒和磨光工艺,落后于时代的大清,就完全搞不出来。

    技术落后并不可怕,先学习,后赶超,甚至干脆就是换了赛道即可。

    比如说,锂电池和新能源车就是换了赛道之后,有些技术甚至是领先于西方了。

    可怕的是,落后了还要嘴巴硬:都是我们祖上玩剩下的东西!

    康熙派玉柱来密审戴梓肯定是有目的的,玉柱又是第一次办差,所以,问得格外的仔细。

    戴梓一直待在奉天的流放地,经历也十分简单,没啥特别值得一说的事儿。

    按照玉柱的理解,康熙之所以抓了戴梓回来,多半是因为迷信的缘故,真的害怕大清的祖龙之脉,叫戴梓给炸塌了。

    “家里尚有何人?”玉柱本着办差须尽心的原则,既然来了,就要问个底儿掉,而不能马虎大意的只问黑火药的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