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玉柱的基业 (第4/6页)
回了京城之后,就绝口不提粤海关的对外贸易之事。 事不关己,必须高高挂起,不能心急的去插手。 有些事情,太过于着急了,反而容易坏事。 必须等到康熙缺银子花了,玉柱真正想干的事,才能水到渠成。 康熙只想赚银子花,玉柱却看到了极好的海外实战练兵的大好时机。 另外,康熙心里明白,却故意不说的实情:所谓的红夷大炮和子母炮,其实已经落伍于时代了。 玉柱当然看得比康熙更清楚了。 欧洲洋鬼子们的风帆战列舰、舰炮、野战炮,无论是工艺,还是射程、威力,都已经远远的把大清甩在了时代的后头。 曹寅懂个啥? 自从,讷尔苏丢了王爵之后,曹寅就只能依靠玉柱这棵参天的大树了。 时代已经不同了! 现在,玉柱让曹寅往东,他就绝对不敢往西。 永定河太窄,吃水也很浅,只能走小船。 康熙问玉柱意见的时候,玉柱很自然的,就提出了在天津卫的大沽口,建设船厂的合理化建议。 大沽口,距离京师,不足四百里地,朝廷大军朝夕可至。 由于沽河上游河道过窄,也过浅的缘故,吨位巨大的洋船,顶多可以经沽河(海河)的入海口,逆流抵达天津卫的城下而已。 如果,大吨位的洋船继续西进,必然要搁浅于河道内。 康熙想赚钱了,玉柱出了宫之后,就带着随从们,从永定河,登上了吃水浅的平底官船,朝着天津卫的大沽口驶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