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_第234章 又进一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 又进一步 (第5/6页)

的次数,数不胜数。

    满洲入主中原,最担心的是,汉人老百姓因为吃不饱饭,揭竿而起。

    八旗兵,已经大部腐朽了,如今的大清完全依靠绿营兵,才坐稳的江山。

    若是,老百姓造反的次数多了,兵权难免会旁落于汉臣之手。

    这個才是旗人的大忌讳呢。

    一动不如一静。

    满清的皇帝,即使是丧权辱国的道光,也有不少次减免地方钱粮的真实记录。

    历史的发展轨迹,也恰好证明了鞑清皇帝们的担忧。

    长毛起事之后,湘军、淮军和楚军,先后崛起,兵权逐渐旁落于汉臣之手。

    甲午之败,隐藏最深的背景,其实还有光绪想借倭国之手,彻底的削弱李合肥掌握的淮军和北洋水师。

    “回主子爷,流民确有增多的趋势。不过,奴才已经命人开了十几处粥厂,倒不虞刁民起事。”塞尔图也是老内务府了,自然明白皇帝的担忧。

    康熙点点头,又详细的问了菜价和米价。

    玉柱听得出来,康熙确实非常关心民生,各种物价的事儿,问的格外仔细。

    末了,康熙又问塞尔图:“德州素有秋汛,可曾提前预作防备?“

    塞尔图就详细的禀报了,准备了多少的石料,以及打算征发的徭役人数。

    康熙满意的点了点头,忽然问玉柱:“汝怎么看?“

    当着外人的面,玉柱赶紧跪下了,恭敬的说:“除了石料之外,尚须大量的草袋,铁锹和锄头。并采取拉网式排查…”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康熙早就听过了玉柱的防汛手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