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章 都得逞了 (第2/6页)
听完了粤海关监督的奏折,不需要康熙说半个字,玉柱已经秒懂了。 嘿嘿,皇帝嫌弃粤海关赚钱太少了! 偌大的一个粤海关,一年仅收上十几万两银子而已,那帮子蛀虫们实在是丧心病狂的贪! 如今的大清国,共有四个海关,分别为江海关,粤海关,闽海关和浙海关。 闽海关由福州将军兼管,江海关和浙海关,则归本省巡抚管辖。 最特别的就是粤海关了! 粤海关监督,其实和崇文门监督一样,都是钦差收钱的皇帝心腹。 名义上,粤海关归户部管辖。实际上,也是皇帝简派内务府的官员,坐镇于广州收洋税。 由于朝廷重士轻商,粤海关并不直接和洋商们打交道,而是通过广州的十三行,间接收洋税。 纳兰性德去世的这一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四年,广州十三行正式诞生。 广州十三行,俗称天子南库,是拥有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权的洋货行,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 在大清,两淮盐商、广州十三行的商人以及山陕商人,这三大商人集团,是最富有的商人群体。 一言以蔽之,和崇文门监督的性质一样,粤海关是替皇帝捞钱的御用税关。 抄家搞钱,老皇帝也明白,这其实是属于杀鸡取卵的范畴,不可持久也。 可问题是,玉柱利用垄断城门的优势,开了米行和菜行之后,崇文门监督衙门每天都可以收上八千多两银子的活钱。 这个就不得了呀! 一天就有八千多两,一年接近三百万两呢! 这是个啥概念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