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9 (第3/4页)
质量,每一堂课的人数都做了限制,不限少,却最多不可超过六十人。 目前在求知苑授课的先生主要是跟着姚时的江陵学子,偶尔卢肃也会来,大部分人还在观望中。 姚时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是不可能回江陵去了,而林清婉也表示了会将他家人接过来的承诺。 所以姚时在考虑过后便答应了留在苏州,也留在了求知苑。 中秋节前,姚时的妻儿总算被接到了苏州,林清婉知道姚时不是很有钱,应该说这群跟着姚时留在苏州的学子多数都没多少钱了。 在夏收前,已经有一批人离开了苏州回家去了,其中大部分是梁国人,也有一部分是其他各国的人。 如今跟着姚时留下来的大多数是籍贯在江陵的学子,余下的则是还念着阅书楼里的书。 对他们,林清婉的对策也不一样,非大梁的学子,凡愿意长留苏州或大梁的,她都会派人去接他们的家人来同住,自然也会给他们安排好房子。 求知苑里后面一栋栋独立的两进小院子就是为他们建的,现在还没建全,但姚时一家人却已经能安排进去了。 文园的环境很好,除了离市集有点远外,这儿真是哪儿哪儿都适合他们这些读书人。 前面就是书院式的求知苑,隔壁的文园来往也无白丁,山上是有名的卢氏家学,出门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各种果树。 春有春的绚烂,夏有夏的繁茂,秋则是硕果累累,就是冬天都有数不尽的寒梅飘香。 就是刚带着儿女到苏州的姚太太都喜爱不已,一住下,看着被圈进院子里的桃树就舍不得走了。 她一直想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棵果树,却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