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一百三十章 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终 (第9/13页)

心怀不满的士族出任关东牧守(诸如刘岱、张邈、孔伷、张咨),最终酿成大乱。

    在董卓的清算下,周毖被杀,许靖出奔。

    我们再看看董卓的聪明之处:

    “阉党乱政”是贯穿东汉的痼疾。

    自章帝刘炟(刘秀孙子、明帝刘庄之子)以后,皇统屡绝,幼主嗣位之事极端频繁。

    因此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便成为东汉的主旋律。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董卓之前,已经有孙程政变,党锢之祸,陈蕃窦武之死等诸多由宦官发动的宫廷惨剧。

    至于何进被杀,不过是宦官政治的另一个缩影。

    董卓上洛(189),恰逢十常侍之乱。

    因此清算宦官,为党锢名士平反,便成为增加名望的契机。

    董卓率群臣上书,平**锢冤案时,“三公人选”是特别需要关注的。

    太尉即董卓本人,司徒是黄琬,司空则是杨彪。

    考虑到此次上书,三公俱带斧钺仪仗,可知排场与影响相当惊人。

    (董)卓乃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后汉书董卓传》

    彼时刘协仅有九岁,无异傀儡,根本不具备处理政务的条件。

    由此可知,此次政治表演,不过是董卓演给天下人看的把戏罢了。

    历史也确实是如此发展。

    董卓在“平反冤案、以从人望”之后,立刻将自己从太尉晋升为相国。

    “董相”之名也自此而始。

    于是悉复(陈)蕃等爵位,擢用子孙。寻进(董)卓为相国。--《后汉书董卓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