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器_第四十三章 最艰难的时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最艰难的时刻 (第4/5页)

议。

    经过近四年战斗,抵抗组织日益发展壮大,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提高。至1983年10月,北极熊第40集团军投入总兵力达12万人,喀布尔zhèngfu军兵力为7万人,而抵抗组织则发展到了约10万人左右。

    在正面大规模进攻的同时,索科洛夫元帅命第40集团军迅速改变战术,以格鲁乌斯贝茨纳兹部队为主,以各师旅团纷纷成立的侦察部队为辅,就象当年中国***领导下的东北人民解放军,派出若干小部队进深山老林剿匪一样,以小部队对小部队,以游击战对游击战,全面展开专门针对抵抗者或“圣战者”的隐秘、定点清剿活动。

    这一战术的成功实施,对我军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它是装甲集群作战大师索科洛夫元帅,在高原战场非传统作战形势下,对军队编制、战术等的一次探索和尝试。也是第40集团军这支钢铁洪流,不断适应战场形势变化的产物。

    1979年12月至1980年2月,第40集团军迅速控制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境内主要城市、军事基地和战略设施后,先后建立起24个大战区和101个小战区。每个师的防区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每个团的防区达7-8万平方公里。

    在莫斯科眼里,战争应该到此为止。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当外**队出现在这个伊斯兰国家后,反倒激起该国民众空前的团结和反抗精神。越来越多的抵抗组织和“圣战者”,在当地居民帮助下袭扰驻防占领军,山地、峡谷、葡萄园都成了天然的战场。

    当第40集团军的机械化洪流,步履蹒跚地出现在兴都库什山地和南部荒漠时,抵抗组织可以从这些隐蔽的大山中,随时发起攻击。当占领军空中力量来袭时,他们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