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_第一八九节 涨二十倍地价都是人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九节 涨二十倍地价都是人情 (第1/4页)

    刘安几句话把所有人说的冷汗直流。

    刘安笑了:“先说另一件事,金杭报一下你们麻束与麻线的价格,你们自己谈。毕竟西北的衣料需求量是巨大的。”

    谈价,双方都是专业的。

    而且有刘安在场,谁也不敢设陷井来坑对方。

    将占城的麻没处理就运回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琼崖或是广州进行初处理,然后到了杭州再进行二次加工,或是直接纺成纱线。

    但杭州的织布力量有限,海量的麻流入市场,就算现在立即改造水利或是畜力织机也有一个改变的过程。所以杭州、金陵的商帮将大量的精原料往内陆运。

    再由汴梁这里的织成布,或者是纺成纱再往西北运。

    萧家大掌柜代表汴梁这边的布商很快就和金杭商帮的王掌柜谈好了,汴梁这边不需要麻线,只要麻束。麻束可以依五种分类,也可以混杂运过来,这里再进行二次处理。

    杭州与金陵的麻类二次加工能力,萧家也是出自江南一带的,他心里很清楚对方有多大的生产能力。

    增加纺织机不是嘴上说说,需要财力,需要时间的。

    汴梁的需求量其实吓到金杭商帮了,这里仅麻袋明年计划就要织出最低三百万只,最高五百万只。

    船用的帆布,计划织出十万平方尺。这仅仅是运河船用帆布。

    蕉麻的麻,防腐蚀效果出众,在海中比普通的麻更好。放在运河之中,作为麻绳与帆布用麻也是一流的。

    仅蕉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