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时代的局限性 (第2/5页)
放下,问道:“这就是你跟孙书记说的惊喜?” 李宪点了点头,“没错。” “这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点儿?”刘万发砸了砸嘴,“按照你说的,拿下这个黄金时段广告,至少也得三千万。你们邦业酒厂现在一年能盈利多少?照着你们自己的预估,一年也就是一千万左右的利润。三千万呐那可是!李总,你有把邦业白酒推向全国市场的这个心思是好的,但是我奉劝你一句,稳扎稳打,千万不能冒进。” 也就是刘万发今天心情不错,要是放在平常,怕是已经拍了桌子。 这他娘的跟大跃进的时候放卫星,守着垧地就要亩产万斤有啥区别? 太浮夸了! 刘伟汉还是比较理解李宪的,他知道李宪这么说这么做,肯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但是对于去央视打广告,参加那个什么竞标的事情,他同样不能支持——实际条件不允许。 “李总,情况不允许啊、” 说着,刘伟汉就伸出手,掰扯起了最近县里的投资项目; 酒厂的扩建,虽然地皮不用钱,可是平整土地,通电通水以及厂房和基础设施的建造,下来就得个二三百万。而虽然制酒的生产线依靠人工的地方比较多,但是这么大的制酒基地,刚跟日方谈妥的蒸馏酒工艺线,全套下来也已经达到了五百万。 可这仅仅是酒业基地一个项目的投资而已。 按照刘伟汉的设想,是想用白酒产业拉动整个邦业县的经济。现在酒业基地在建的同时,类似包装厂,陶厂,运输公司,印刷厂的扩建升级项目也在启动。 而作为酿酒的第一环节,粮食的供应这一块也在动。他已经授命下面的人组建了邦业县第一粮食公司,和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