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章 陷阱 (第2/4页)
所以,在“臣子为君父讳恶”的风气下,最后才强行被谥了一个“昭”字,意思是他聪明机敏,称得上是令主。 何学益所引用的杨彦奏疏中那句的“察充之jianian”,意思就是让皇帝明察权臣王充的jianian猾。 杨彦的奏疏,等于是直接打了魏昭帝的脸,并且也直接惹怒了第一权臣王充,所以这道奏疏一上,就引发了一场极大的政治风波。 魏昭帝是个好面子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很喜欢骗自己、很没有自知之明的皇帝。 自诩为千古名君的他,被杨彦这个普通的官员如此痛骂,当即暴跳如雷。 而在这场风波中,不论是皇帝还是朝中大臣,都有各自的想法。 对于皇帝而言,他恨不得立刻将杨彦斩首,但又咽不下这口气。因为杨彦的这封奏疏已经引发朝野轰动,如果一怒之下杀了,岂不是会留下一个没有容人之量的骂名?岂不是坐实了奏疏中骂自己的话? 所以,皇帝下令打他一百廷杖,但又不要直接打死。 是想让杨彦在受尽苦头的同时,再被一字一句地驳倒,将这封奏疏上的内容驳得一文不值,这样才能挽回自己的面子。 至于当朝的第一权臣王充,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杨彦尽快地死! 因为杨彦的这封奏疏是死劾,已经用这种极其激烈的方式向他发动了进攻。 魏昭帝虽然宠信王充让他替自己敛财,但好面子又爱权力的魏昭帝也不可能一直让王充的权势壮大。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魏昭帝趁势拿下王充,换一个其他人。 所以,对王充来说,杨彦的上疏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