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1节 (第3/6页)
到了一点什么。 首先,在得月楼因为崔氏部曲的偷袭,而暂时的歇业之前,黄逸之那货已经是将《西游记》,讲到了第三十死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 在一共一百回的《西游记》中,可以算是说到了三分之一的程度。 具体的一个效果嘛,在如今这样一个娱乐手段贫瘠的年代,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自然已经是无比的火爆了起来。 甚至在每天听书的客人中,不乏一些其他的说书人。 他们点了一些酒菜慢慢吃喝,为的就是在黄胖子这里牢牢记住了最新章节,然后去其他地方说书。 毕竟得月楼的消费有点高,属于绝大部分长安人无法承受的所在。 据说这些说书人,每一天的收入还相当可观了。 而在中晚唐时期,印刷术虽然已经被发明了出来,但是活字印刷这一种先进的技术,尚且还需要等到大宋,才被被毕昇发明、并且是推广起来。 因此,印刷一本《西游记》,根本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搞定的情况下,出现这样一本手抄本,也不算什么过于稀罕的事情。 也算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西游记》如今的火爆程度。 也就是大唐当前盛行的高雅诗歌,而不是这样一种话本小说;不然的话,黄胖子这货又会被人叫做大师了。 其次,胡彪他们自然知道,《西游记》对于光头大师们的推广效果。 可以说后世好些人,对于光头大师们的第一印象,都是来自于《西游记》这一本书。 好些人为什么,会对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形象,会如此深刻?同样因为这样一本书,在其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当初选择说《西游记》的时候,除了这一部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