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6节 (第1/3页)
星期六下班,结束一周的忙碌生活,林湘骑着自行车往供销社去,前天刚发了十月工资,二厂的奖金又小幅度涨了一点,林湘荷包鼓鼓,存款持续上涨。橘子汽水和梨子汽水搭着食味虾酱厂的东风渐渐回落,要是按照正常情况,下个月奖金又得被打回原形,不过下个月能算上椰子汁的奖金,必定能拉拔起来。 用新发的糕点票和糖票称了半斤鸡蛋糕和半斤牛轧糖,林湘再上海鲜站买了一兜子对虾,这才又蹬上自行车回家去。 一路上凉风习习,舒适惬意,十一月的浪花岛气候宜人,不冷不热,正是好时候。 自家那栋红色小楼院门大敞,婆婆贺桂芳正在屋里忙活,一手锄头挖着地,干得是热火朝天。 华国人的种菜基因强悍,哪里有地哪里就能种菜。 来浪花岛见到儿子完成终身大事的贺桂芳是彻底安心了,天天在儿子儿媳这里烧饭做菜,安心为两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闲暇之余盯着小楼的宽敞前院就手痒难耐了。 这么好的地儿,不种菜真是可惜了! 说干就干,这几天贺桂芳借来锄头,自个儿挖土翻土,平整土地,又让儿子找部队负责养猪种菜的炊事班买了些菜苗来。 这不,厨房炊烟袅袅,正煮着野菜汤,和好面,她抓紧时间就出来再薅两下。 “娘,这是菜苗都种下啦?”林湘过去闲来也爱弄些花花草草,种点小菜,不过仅限于在狭窄的出租屋里用个小盆种点儿。大城市里寸土寸金,哪能奢侈地拥有一个宽敞的小院呢。 嚯,现在自己就拥有了! “是,湘湘快来看看,这儿栽的丝瓜苗,这儿是茄子,那沿着墙边的是小葱。”贺大娘放下锄头又给菜苗洒洒水,转头想起什么一拍大腿,“哟,我的面疙瘩!” 匆忙奔向厨房的贺桂芳抻面扯着面疙瘩,一片片不用在意形状的面疙瘩放进煮开的野菜汤中,贺桂芳手巧,能将面疙瘩抻得薄薄一层,下锅后铺开漂浮在水中,一片接一片,像是轻舟泛湖。 林湘闻着香味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将对虾放到水槽中打理:“好香哎,娘,您这面疙瘩抻得真好。” “鸿远从小就爱吃这个,待会儿你多吃点儿,娘这面疙瘩是不差嘞。” 林湘笑着应下,将对虾处理干净,准备着佐料,在烧红的铁锅中滑入凝结成块的猪油,没多久,白烟升腾,锅气呛起,猩红的辣子裹着虾rou翻炒,油汪汪的对虾渐渐溢出鲜香。 一盘油爆大虾上桌,在飘着热气的野菜面疙瘩汤旁显得更加红亮。 婚后,贺鸿远团里事情多,尤其最近突发任务,需要他带队出海,这几日更是忙碌准备着,今儿也是晚饭做好后才踩着点儿赶了回来。 以往忙忙碌碌一天才随意去部队食堂随便吃点儿将就着哄哄肚皮,如今只要忙完手边事情,想想那栋红色小楼,贺鸿远回家的心也急切不少。 四方桌前,贺鸿远大口吃着娘面疙瘩汤的老手艺,口中满是儿时味道:“娘这面疙瘩跟以前一样,一点儿没变。” 贺桂芳笑得眯了眼:“你以前就好这个,过年能吃上个咸鸭蛋喝上一碗面疙瘩汤能高兴得找不着北。” 贺鸿远被亲娘揭了小时候的短也就笑笑,林湘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婆婆这手抻面手艺绝佳,面疙瘩劲道柔韧,口感极好,混着野菜煮开的汤水香浓味美,最是饱腹。 “这虾味儿真好。”贺桂芳吃虾吃得不多,总是觉着不如猪rou爽利,可儿媳今日弄的油爆大虾,旺火爆炒,油润红亮,虾壳微裂,虾rou紧实鲜嫩,带着些微的甜酸口,真真儿是不一样!“还是这海边的会吃。” 林湘滔滔不绝向婆婆介绍起这边不少海鲜:“娘,明儿开始咱们多吃吃海里的,保准你喜欢!” 贺桂芳这回是办的探亲介绍信,找大队长批了一个月的时间,正好秋收结束进入农闲时间,还能腾得出手。 只是出来一趟,贺桂芳仍时不时念叨自家自留菜地里的瓜果蔬菜以及两只老母鸡。她临走前将两只鸡放收养的大儿子家养着,千叮咛万嘱咐要顾好,就指着它们下单呢。 老一辈出一趟远门就是这样千万般不舍,总是惦记着家里。 饭后,贺鸿远又上部队去了一趟,开会商讨出海事宜,林湘则带婆婆四处转转,贺桂芳性子爽利,在家属院里短短日子已经和周围不少邻居熟识起来,跟谁都能说上两句话。 两人走过孙指导员家时,正巧碰上蒋文芳挺着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