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发乎己者有不忠  (第2/6页)
六艺之文;行是体道于身,身体力行;”    “忠是尽己之心,就是忠于本心,或者忠于自己的灵性和内心去行动、去做事,这是忠。”    “信:待人真诚,对万物要真正的去了解,而不是道听途说,更不是偏听偏信,为信实。”    “不知杨太宰以为元辅先生对这句注解,是否有错漏之处?”    忠,在张居正解读为:对君主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对自己的忠诚,对自己认知、对自己的灵性的忠诚。    “元辅先生说得对。”杨博此言极为认真,张居正的学问是没有问题的,大家的认知是相同的,杨博看过小皇帝和张居正的奏对,逐字逐句,对这段极为熟悉。    陛下真的在认真学习,此句信手捏来,没有任何错误之处。    小皇帝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但是这读书之事,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朱翊钧接着问道:“杨太宰,元辅先生说:学习一事,只听人说,不过是口耳相传的虚妄,并非脚踏实地的真实。可是所作所为,不忠于自己的内心,也不去了解事情的真实,那么所知道的、所践行的都是虚伪二字,绝对不会有所成就和收获。”    “谓曰:学者,不过口耳之虚,而非践履之实;行者,发乎己者有不忠,所知所行皆虚伪;而卒无所得矣。”    “杨太宰,元辅先生讲的对不对?”    杨博已经听明白了小皇帝在问什么,颇为怅然的说道:“元辅先生讲得对。”    朱翊钧继续说道:“元辅先生讲筵,最后朕以为,要多读书,多明白道理,要去做事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